她一生只演一部戏热播到现在! 放弃星途去打工, 捐助了上百所小学
- 2025-07-31 01:20:49
- 248
1986年夏天,电视机里传出悠扬仙乐,《西游记》的月宫中,嫦娥仙子白衣胜雪,轻轻一转,手持团扇的身影便刻进了全国观众的心里,“邱佩宁”三个字也成了清冷美人的代名词。
可谁能想到,这个在热播剧惊鸿一瞥的姑娘,后来星途上并没有大红大紫,但人生比神话还要精彩!
当年杨洁导演为《西游记》挑选嫦娥一角,要求演员要有那种“不像人间来的”仙子感觉。
邱佩宁可以说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。
她在军区大院长大,还在战友歌舞团跳了八年舞,往镜头前一站,那股带着纪律性的优雅浑然天成。
还记得剧中那段独舞吗?团扇半遮面的羞涩,衣袂翻飞时的决绝,连脚尖踮起的弧度都恰到好处,这哪是演出来的,分明是二十年舞蹈功底从骨子里渗出来的仙气。
那时剧组条件艰苦,月宫布景用的是塑料泡沫涂银粉,可她愣是跳出了“琼楼玉宇”的意境,这个经典造型至今被无数人模仿。
《西游记》火遍全国后,众多剧组捧着合约找上门,可邱佩宁却做了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——辞职。
后来有人问她后不后悔,她笑着说:“每天被镁光灯追着跑,哪有在办公室做报表自在?”
这话听着像凡尔赛,细想却是她对未来的清醒考量。
80年代末的外企白领,得会英语懂财务,比当演员难多了。
邱佩宁白天跟着德国老板学贸易,晚上啃《商业法》,硬是把舞蹈演员的柔韧性用在了学习上。连压腿的苦都能吃,熬夜又算得了什么?
到了九十年代下海潮,她嗅到商机开了公司。
别人搞外贸倒腾服装家电,她却盯上了冷门的影视设备进口。这步棋走得很妙,演过《西游记》的她认识不少导演,一来二去,生意竟和当年的老本行接上了轨。
最让人佩服的是千禧年后,当其他女明星忙着嫁豪门时,她反其道而行之,把公司利润源源不断送进了贵州的深山,建设山区小学。
有人问她为什么专捐小学,她眼睛一亮:“孩子们念书时的眼神,比当年月宫的打光板还亮。”
如今刷短视频,偶尔还能看到她当年的嫦娥片段,弹幕里总有人问:“仙子后来还演过什么剧?”答案却是,在武陵山区那些蓝顶白墙的校舍里。
听说有次她悄悄去验收学校,课间操时孩子们突然齐声背《嫦娥》古诗,惊得她口罩下的眼泪直打转。这种“隐形慈善”她坚持了二十年,直到前年才被媒体挖出来。
邱佩宁的这辈子,活脱脱就是现代版“嫦娥奔月”的反写。
神话里的仙子偷吃灵药飞向寂寞广寒,而她从月宫片场的热闹中抽身,在商界的风云里修炼,最后把财富化成了大山里一百多所学校的读书声。
当年摄像机拍下的舞蹈不过三分钟,可她用后半生跳了支更长的舞,起跳在镁光灯下,旋转于财务报表间,最终稳稳落在希望小学的升旗台前。
就像网友说的:“真正的仙子,从来不在天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