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百年巨头博世, 硬刚中国造车新势力

  • 2025-07-28 16:14:14
  • 138

谁说大象转不过身?

我以前也挺看不上这些什么“百年德企”的,觉得吧,就那副端着的架子,慢吞吞的,等新势力一来,分分钟拍死在智能化潮流下面。要说前几年,身边不少朋友做供应链的,都说博世、大陆、采埃孚快要成“背景板”了。你看雅虎、柯达、诺基亚,都是前车之鉴啊。

但今年我是真看到了点不一样的味道。前阵子晚上九点多,我还在上海金桥的一个项目围着车忙,就碰上了博世智能驾控事业部的人。负责人李金龙,是真正那种二十多年车圈厮打出来的,外资、本土、互联网全干过,嘴里全是第一手的苦和乐。

一聊才知道,过去两年博世那里真是大地震。项目堆山一样,客户像催债一样天天追版本。芯片缺,一个项目卡一年很正常。原先那些年,做一个车型开发要两年、三年打底,现在中国主机厂给你一年半都嫌长。说人话就是,不跑出国产这节奏,不光客户跑了,连自己人都坐不住了。

李金龙上台后可不手软。他先是顶着压力改激励办法,能做事的给资源,懒的直接边站着,连奖金都倾斜到前线去。再一个,彻底统一平台,专人干专事,把“各自为政”给掰直了。我跟你说,这种事儿,只有从底儿里懂技术又真跑过交付的人才敢做,光会喊改革没用。

后来再问,连大老板吴永桥都是从芯片公司空降,带着一身“狼性”杀进来。办公楼、租金都能一项项砍,广州那边原本要高举高打,硬生生被停掉了。你说外企这么玩,是不是有点儿像最近流行说的创业公司了?

02中国不赢,哪还有全球份?

早些时候,很多外资Tier-1都喜欢轻装上阵。什么海外总部开发,然后中国本地顺带市场化适配一下。其实还是想舒舒服服吃老本,觉得国外市场没国内这么卷。

但吴永桥那些人就不认这套了。他们看得透,智能化这场仗,中国要是输了,全球业务早晚也悬。你别以为是危言耸听,你看看日本、印度、欧洲这些市场,越来越多原来国内的Tier-1卷到海外抢单。有家华东主机厂搞出来的供应商,居然在欧洲车企拿了不小的智能座舱订单。还有地平线这些玩家,出海玩得风生水起。

博世XC今年直接变招,不再搞什么“德国中枢”慢慢批复,而是放权中国一线。人权、财权、决策都下放,说白了,让中国这边先试、先跑,成了再往全球推。外圈人叫这个模式“Local For Global”,也就是说,用中国的聪明劲儿,反过来喂养德国总部。

最近金桥那边不少博世员工天天加班,连九点下班都成了新常态。连‘狼性文化’、‘战功机制’这些词,原来外企根本不屑,现在桌子上挂的是狼头图标。

03

“靠天吃饭”不够了,自己得抢

说起业务变化最大的一块,还真是销售。之前博世、外企那套“大客户坐等送钱”的风格真不顶用了。去年,对一家外资车企和中国主机厂合作的座舱项目,博世最开始连入围都没进去。按老路吧,该轮下一个客户了。但现在李金龙和吴永桥直接分兵三路,研发加人不停优化,方案联手合作方搞联合开发。销售更是锲而不舍,直接对接高层,死缠硬磨,三个月硬生生把单子抢回来。

说个小细节,现在,不光搞产品的人得懂销售,搞销售的也得明白技术。俩业务负责人自己上前线,每周亲自跑客户。有人说外企天天搞会议文化,你要是金桥那栋楼去夜里随便转转,九点多总还有人在讨论细节和技术难题。也有不少年轻人受不了新节奏,离开的离开,但活下来的反而拼劲更大。

你要知道,这不是请客吃饭。内外都没后路。奖金和晋升现在全看结果,能干的上,混日子的边站着。讲真,这跟四五年前外企那种“佛系做事”完全两码事。

04

2025年,活着才是真的胜利

别以为博世这种巨头打价格战吃不上饭,现在他们反而更会算账。一个是彻底降本,各种小出血止住,连一间办公室都能直接砍掉。采购走全球通道,算好了能比同行便宜百分之五到十。百万人级的销量,平台化带来开发快,降本快。

二是瞄准中国市场需求,瑞萨、英伟达、地平线三大芯片齐上,分低中高三档,用10年跨度规划四代座舱平台,还给产品起了个‘太极’的名字,不得不说,这点用中国人的主意挺灵。

李金龙的逻辑也挺狠:头部主机厂40%市场是定向自研剩下的60%,谁都能做,谁能炼出平台办法把成本打下来,谁能整合研发能力,谁就能霸榜。如果分不到50%份额,AI相关巨额投入真的会吃死你。咱不是空谈,我记得理想汽车的李想自己放话——自动驾驶技术每年光研发就是十亿美元起步,全国能投得起的车企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

博世现在推中阶智能驾驶和座舱包方案,还想用‘共研、共管IP’的新路子拉着铁了心自研的主机厂一起走。已经有华东某大厂点头试水了。车企不用啥都自己来,能省钱才是真本事。

你说未来一定稳赢?其实不敢打包票。这行卷得太厉害,特斯拉都得琢磨新方向。但吧,有活力,有闯劲的公司,就是更容易让人想相信点啥。

我说这么多,就是想提醒一句:别光盯着新势力了。今年,博世这头“老象”真是憋着一股劲,要跟整个市场掰掰手腕。你要问我怎么看?我觉得,好戏才刚刚开始呢。